(资料图)
暑假的金沙遗址博物馆每日人山人海,游客们对博物馆各个角落的观察也是无微不至——据媒体报道,有去过金沙的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图片,显示一截巨大的乌木上面似乎冒出了几片绿色的小叶子,配文道:千年乌木,发芽了。
红星新闻记者按图索骥,找到了这张图片,显示在8月3日便已发布。除了吸睛标题之外,发布者在图片下方的正文并未提及乌木发芽,而是一本正经地写了几句“古人比现代人有智慧”的话。
在图文下方的留言部分,记者也看到网友们云淡风轻地纷纷表示:多半是别的植物的种子掉进乌木缝隙后发的芽,就好比水泥墙壁的缝隙里也能长出植物一样。作者自己也比较认可这样的猜测。
这块巨大的乌木位于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口位置,很醒目。其铭牌介绍称是1997年修建达成铁路时,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出土。“树种为香果树。经过碳-14测定,其死亡年代约距今6500年,生长年代近1000年。现在香果树在成都平原周边山区还有少量生长,是我国二类保护植物。”
记者联系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她也认可了网友们的推测——这些小芽应该是来自鸟类排泄物里未完全消化的植物种子。“园区生态好,鸟很多,最近又常下雨。乌木当然早就是碳化了。”王方说。
乌木又叫“阴沉木”“沉积木”,是树木在远古时期由于山洪、泥石流等地表变化而被埋入泥沙后,在缺氧、高压的状态,结合特定的水土、矿物质、细菌作用,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才得以形成的,有“植物木乃伊”之称。
金沙遗址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乌木表面早就经过了特殊涂层的保护处理,缝隙中的少许泥土或植物幼苗的根系不会对其造成威胁,“频繁和过度的清理反而对乌木不好,关键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然我们也会视具体情况维护处理的。”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来源:红星新闻)
上一篇:多地启动新一轮汽车促消费:覆盖燃油车,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红星新闻
2023-08-12
金沙遗址千年乌木“发芽”?网友:多半是鸟儿播种
-
中钢网
2023-08-12
多地启动新一轮汽车促消费:覆盖燃油车,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
-
万能网
2023-08-12
魏晨多大多高_魏晨多大
-
证券之星
2023-08-12
8月11日基金净值:国泰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净值1.979,跌1.84%
-
互联网
2023-08-12
鸵鸟适合什么工作 鸵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
智通财经
2023-08-11
百应控股(08525)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748.01万元 同比减少44.49%
-
互联网
2023-08-11
辩论赛规则以及流程是什么_辩论赛规则以及流程
-
新华网
2023-08-11
我国首次发布《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
光明网
2023-08-11
上海市场监管局曝光侵害“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
环球网
2023-08-11
韩媒:中国恢复赴韩团队游,济州道知事开会讨论如何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