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社酒泉5月29日电 (记者 马帅莎 郭超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9日在甘肃酒泉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未来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将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当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林西强在会上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并开始运营空间站,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还将迈得更远。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据介绍,针对这一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部署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针对载人登月任务中科学载荷、载人月球车方案征集,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名称征集等,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陆续发布相关公告。
谈及中国空间站建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工作和任务安排,林西强表示,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并进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航天员将长期连续驻留空间站,通常每年进行2次乘组轮换、1-2次物资补给。在确保空间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应用与发展阶段主要任务可从“应用”与“发展”两个方面来概括。
在应用方面,为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全面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以及巡天空间望远镜等设施设备,滚动实施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4个专业领域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在发展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工程近地轨道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统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近地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完)
上一篇:康明斯发动机达达响怎么回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中国新闻网
2023-05-30
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_环球热消息
-
互联网
2023-05-29
康明斯发动机达达响怎么回事?
-
央视网
2023-05-29
长二F遥再发射!打造安全可靠的航天员“太空专列” 当前热文
-
新华网
2023-05-29
关注“二阳”患者增加,这轮疫情有啥特点?
-
证券之星
2023-05-29
创维数字:截至2023年5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6,149户
-
中国日报 -->
2023-05-29
首届湖南青年科普高峰论坛顺利举办
-
科学教育网
2023-05-29
世界热头条丨greedisgood价格_greedisgood
-
杭州日报
2023-05-29
等你来报名!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短片演员正在招募 环球热闻
-
互联网
2023-05-29
世界要闻: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图片_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
海南新视界
2023-05-29
2020→2023,美成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