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父母年过花甲、渐入古稀,独生子女的压力日渐凸显。在豆瓣有一个“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小组,里面有八万多个独生子女正在抱团互助。记者梳理发现,“独一代”普遍面临四大养老痛点:照料难题、四老赡养、异国养老、反向教育。(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一直以来,在中国家庭中,“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观念较为普遍。独生子女,自小便是家中“独宠”。随着时光流逝,给父母养老的担子逐渐压在了他们肩上。据统计,从1980年到2020年,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已超过了1.8亿。因为没有兄弟姐妹帮忙分担,很多人只能责任与压力“独扛”。“独子养老”可能是这一代人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可以说,八万多个独生子女网上抱团互助就是这一现实困境的缩影。
事实上,“独子养老”面临的两难困境,并非其专属,在一些多子家庭中同样存在。比如,去大城市工作还是回小县城陪父母?许多人在大学毕业时或许都思考过这个问题。笔者不是独生子女,亦为此有过纠结挣扎。对子女来说,在亲情与责任、前途与梦想之间做抉择是进退两难的,想要两全并不容易。且随着父母年龄增长,其养老问题愈发成为子女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
父母养老一事,不仅需要经济与物质,更需要时间与精力。其中,日常照料是父母最寻常的需求,却也成为子女最普遍的痛点。据调查,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已经进入婚育阶段,其所组成的家庭也呈现出典型的“双独”家庭结构,这意味着他们上要赡养四老,下要抚育孩子。如此,在有限的条件下,难免会出现分身乏术、力有不逮的情况,更不用说那些身在异国他乡的独生子女了。除了赡养照料,如何与年老的父母相处也成为子女的“新功课”。比如,近年来屡被提及的老年人手机沉迷问题,以及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等,都需要子女加以重视。
可见,对老人的照护是一个长期、复杂、情况多变的过程。“独子养老”难题靠一己之力难以解决,除了早做规划、家庭协力,更需要向外借力、社会助力。随着家庭结构重塑、社会分工发展,家政行业、养老行业逐渐发展起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庭养老的燃眉之急。进一步看,未来仍需要体系化推进,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元养老模式“各美其美”,让医养结合、家政升级、科技护理、适老化建设等加快发展,共同托起幸福“夕阳红”。(张冬梅)
X 关闭
-
广州日报
2023-02-17
社会助力,给“独子养老”搭把手 世界报资讯
-
互联网
2023-02-17
焦点快看:徐高村
-
南方都市报
2023-02-17
侨界人士“融通中外” 应以侨引商,做推动开放的先行者
-
互联网
2023-02-17
垂柳紫陌洛城东什么意思_垂柳紫陌洛城东
-
互联网
2023-02-16
天天速读:提前还贷能省很多钱吗?提前还贷20万或将节省17万利息
-
互联网
2023-02-16
马鞍山二十二中后勇军_马鞍山二十二中
-
人民视频
2023-02-16
环球速讯:石家庄多个航班备降?民航华北管理局回应了,“发现一个气球”!
-
农视网
2023-02-16
每日热门:春暖花开!看中国各地春耕图鉴[振兴号时间]
-
钛媒体
2023-02-16
同行不同命:极兔喜、韵达愁? 天天微头条
-
互联网
2023-02-16
每日观察!3.51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营收为0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万凯新材收关注函